投影片1.JPG

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

官網:http://www.nmth.gov.tw/

電話:(06)356-8889

地址: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

投影片2.JPG

基地位於臺南市安南區和順寮農場,計行政典藏大樓、展示教育大樓各一座。展示內容將著重在台灣歷史,包括多民族長時間與台灣自然環境互動的歷史。另外也包括台灣對外關係、台灣各族群、以及現代化的台灣等多項展覽主題。

 

投影片3.JPG

佔地1,324坪,2011年10月正式開館

 

投影片4.JPG

售票中心

 

投影片5.JPG

館內工作人員發給每個人無線耳機,這樣才可以聽到導覽人員的解說

 

投影片6.JPG

去義大利時,我們每個人也有這樣的配備,參觀時可以不用跟得太近也可以清楚聽到導覽人員的解說,真是太方便了!

 

投影片7.JPG

世界地圖

 

投影片8.JPG

戎克船
 
 

投影片9.JPG

1617世紀依循著東洋航線往來東亞及臺灣周遭海域貿易的船隻,最常見的就是俗稱的「戎克船」,也就是中式帆船。戎克船運載了當時亞洲地區各式各樣的商品,像是香料、陶瓷、棉布、絲綢、鹿皮、金銀珠寶、漆盒、紙傘、糖、酒等。戎克船被廣泛應用於亞洲的海上貿易,就算歐洲人來到東亞後,也普遍雇用戎克船從事貿易。當時船上的水手除漢人外,也常有來自東南亞的各國人士。

 

投影片10.JPG

原住民與外來者
16世紀中葉以前,臺灣原住民社會基本上仍保持長期穩定狀態。但隨著東亞海域的貿易興起,中國、日本、荷蘭、西班牙等各地的商人組織,紛紛來到臺灣經營貿易活動。與原住民的接觸日趨頻繁,並對原住民社會帶來影響。部分原住民除了與外來者進行交易,也會主動選擇對自己部落有利的外來者為合作對象,甚至接受其傳入的宗教,以擴張本身的勢力。
 
荷西對抗
荷蘭人與西班牙的對抗,隨著大航海的路線由歐洲延伸至東亞海域。荷蘭人為了要打擊西班牙、葡萄牙對中國及日本的貿易,於1624年在臺灣南部設立據點。西班牙人亦於2年後佔領臺灣北部的雞籠、淡水,與荷蘭人相抗衡,臺灣恰好成為歐洲兩大新、舊強權勢力的交會地。其間荷、西雙方皆曾有意出兵征討對方,但因天候等因素始終未有行動。直到1642年,荷蘭人始出兵擊退西班牙人,將勢力由南部擴至北臺灣。除貿易外,傳教也是歐洲人來到東亞的另一重要任務。荷蘭人的基督新教改革宗及西班牙的天主教皆曾派遣傳教士來臺,分別集中在雙方政治、經濟中樞的臺南、雞籠與淡水周遭地區傳教,對象以原住民為主,直到撤離臺灣才中止。
 
 

投影片11.JPG

漢人的反抗與合作
漢人與臺灣西部原住民部落,早在荷蘭人來臺以前,即建立起交易關係。荷蘭人控制臺灣以後,試圖控制並取代島內既有的貿易機制,因此一些心生不滿的漢人便煽動或聯合原住民進行反抗,致使荷蘭人出兵鎮壓。由於荷蘭人在臺灣並未踫到足夠強大的漢人反對勢力,故可順利在臺經營貿易活動,但還是需要透過與漢人的合作,才能在島內外做生意。
 
 
新舊勢力的矛盾衝突
荷蘭人佔領臺灣南部以後,對於當地的交易活動帶來衝擊,特別是中國與日本商人。1628年荷蘭駐臺灣長官與日本商人因徵稅問題爆發交易糾紛,日本商人濱田彌兵衛在談判過程中,趁機挾持荷蘭臺灣長官納茨(Pieter Nuyts),迫其簽訂條約並交換人質。這起事件造成荷蘭人被迫中斷在日本平戶的貿易活動,直到1632年才重新開啟。
 
 

投影片12.JPG

日本朱印船模型
 

投影片13.JPG

唐山過臺灣
17世紀臺灣有著廣大的未墾荒地,對地狹人稠的中國東南沿海居民來說,極具吸引力。然而,1684年(康熙23年)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後,實施嚴格的渡臺限制,試圖限制福建及廣東地區的移民渡海來臺拓墾。回望歷史,先民們即使面對「黑水溝」的阻隔,面臨重重關卡,仍前仆後繼,冒險前來,尋求可以安身立命的新天地。
 
港口中式帆船
這是艘載運對岸進口貨物來臺的中式帆船。當船隻通過鹿耳門海口官兵稽查,駛入臺江內海後,因府城(今臺南)五條港附近淤積水淺,通常須再用小船與牛車將貨物接駁、牽挽上岸、
 
 

投影片14.JPG

船上有什麼商品?
當時從中國販運來臺銷售的商品,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必需品,如絲綢、土布、陶器、瓷器;金屬製品類的鍋、農具、生鐵;建築器材類的磚、瓦、木材;以及線香、酒、藥材、紙傘等日常雜貨。
 
 
誰在船上?
這艘來往兩岸貿易的商船上有一位出海(船主)、負責掌控風帆的亞班,及數名整理貨物的水手。船上有幾名合法取得渡臺許可證的移民,其中有一對夫婦,代表這個時間點官府同意移民可以攜眷來臺。船艙底下有3名偷渡客,收了偷渡客一筆船費的船主,打算關說買通岸上的檢察官兵,讓沒有許可證的偷渡客上岸。
 

投影片15.JPG

港邊風情
港口岸上有位男性單身渡海來臺,這樣的人常被稱為「羅漢腳仔」,正受到官兵稽查。碼頭上站著經營兩岸貿易的郊商,無論船上進口來臺的貨物,或堆放在岸邊,等待碼頭苦力搬上另一艘商船的臺灣糖跟米出口貨品,都屬於這位商人所有。
 
 

投影片16.JPG 投影片17.JPG

離開或是留下?
清代官府依生活範圍、納稅服役及接受教化與否,將原住民分為「熟番」與「生番」。與漢人接觸頻繁的平埔原住民,屬於「熟番」。在清代臺灣的文書中,平埔原住民常被描述為不得已需將土地出租或典賣給漢人。失去了固有獵場、社地或聚落的平埔原住民,有些遷往他處,另覓新天地,但也有人選擇留居原地,面對種種外來的挑戰。
 
 
Morning留下手印及E-mail,回家在信箱裡就收到右上角蓋有Morning掌印的契約,Morning決定留下來了!
 

投影片18.JPG

簽約租地
清代臺灣漢人常與平埔原住民簽訂土地契約,這些契約文書見證了漢人移民逐漸定居的過程、也顯示原住民土地權利觀念的改變。此為漢人向平埔業主承租土地的簽約場景,簽約時通常有一位漢人代書幫忙書寫契約,平埔村社的通事或土目則需在場認證契約成立的事實,稱為「在場」或「場見」。往後,平埔業主會向漢佃收取定額的租穀,稱為「大租」。
 

投影片19.JPG

以海為田
澎湖地區的農業受限於氣候,且土壤貧脊,因此居民多討海為生,以海為田,形成半漁半耕的生產型態。居民巧妙地利用當地自然資源,在惡劣的環境下,尋求生存之道。如利用潮汐漲、退變化,以珊瑚礁製成的硓(石古)石等,在潮間帶佈設抱墩、石滬,以增加漁獲。或以硓(石古)石砌建防風牆,保護農作物生產,稱之為「菜宅」。
 

投影片20.JPG

糖業
臺灣傳統的蔗糖生產,多由農民們在甘蔗產地附近設置糖廍或蔗廍。進行硤蔗製糖加工;向糖廍購買菜糖(粗製糖),重新精煉成白糖的加工所,則稱為糖間。清初臺灣官員曾因糖價高漲,蔗作面大幅擴張,擔心米穀生產不足,引發社會動亂,而採取限制蔗作、鼓勵種植水稻的措施。蔗糖作為臺灣重要的出口商品,即使到了19世紀末日本領臺之後,依然沒有改變。
 

投影片21.JPG

糖的種類
清代臺灣生產的蔗糖大致可分青糖(又名烏糖)、菜糖(又名漏菜糖)、白糖及冰糖等4種。青糖是粗製的赤(紅)糖,漏菜糖是白糖的原料,冰糖乃白糖精製而成。一般而言,青糖、菜糖是糖廍生產的,粗製糖、白糖及冰糖則是經糖間加工的精製糖。
 

投影片22.JPG

王爺信仰
王爺信仰源自中國華南地區,信仰起源與溫疫有關,在臺灣西部沿海特別盛行。王爺廟宇中供奉的神明各有姓氏,如池府、朱府、張府千歲等,但並不是特定姓氏的家族廟。
 
 

投影片23.JPG

真人比例的藝陣隊伍,也象徵著不分時地,宗教信仰始終連繫著這片土地與人民。

 

投影片24.JPG 投影片25.JPG 投影片26.JPG

平埔的「公廨」
「公廨」原是指平埔原住民男性住屋或眾人議事的場所。1603年就已有中文文獻記載「公廨」。19世紀晚期訪臺的外國人伊比斯(Paul Ibis)也曾留下文字記錄與圖像,他看到的「公廨」是宗教祭儀之地。當地研究指出,早期西拉雅人的「公廨」多以竹枝、茅草、蔗葉搭蓋而成,其內祭祀「阿立祖」。「阿立祖」可藉由壼、瓶內的水來發揮靈力,保佑族人。
 

投影片27.JPG

頭城搶孤
漢人渡海來臺後,常遭逢天災人禍或痴病而喪命,各地因此習慣在農曆七月舉辦普渡,祭祀無主的孤魂。盛行於今宜蘭的搶孤活動,便是中元普渡結束前的儀式。普渡結束後,這些孤魂野鬼應各歸其所,因此藉搶孤人群的龐大聲勢,迅速嚇走孤魂野鬼,達到驅鬼、除凶的目的。「頭城搶孤」活動,據傳源自道光年間,是現今臺灣搶孤活動中規模最大者,依慣例在農曆七月最後一天的午夜舉行。
 

投影片28.JPG

鬍鬚番仔
1872(同治11),馬偕被加拿大長老教會派來臺灣宣教,於淡水創建「偕醫館」,展開醫療及宣教的工作。馬偕的醫療活動曾獲得在臺洋行醫師的協助,為百姓診治各種病症,拔牙尤為著名,據說他一生拔過超過2萬顆的牙齒。馬偕的足跡遍及北臺灣各地,所謂「一手聖經,一手鉗」,就是馬偕宣教生涯最佳的寫照。馬偕後來娶今新北市五股人張聰明為妻,在臺生養兒女。
 

投影片29.JPG

郊商黃祿嫂
19世紀臺灣也有成功的女性郊商,在郊商雲集的艋舺(今臺北萬華)流傳著一首打油詩,形容郊商財勢之盛:「艋舺第一好張德寶,第二好黃阿祿嫂,第三好馬悄哥(王則振)」。其中,黃阿祿是位寡婦,據說她的丈夫黃祿因承攬官方配售樟腦的「料館」業務而致富,並建立「天宮」奉祀媽祖,又稱「料館媽祖」。黃祿去世後,黃祿嫂接管經營,生意蒸蒸日上,又聘請堪輿師興建四合院大宅,該建築可說是艋舺發展的最佳見證。
 

投影片30.JPG

蓋紀念戳
 

投影片31.JPG

黃虎旗
臺灣官紳運用西洋的政治觀念,建立「臺灣民主國」,動機在爭取國際同情,獲得國際上的承認,抗拒日本接收臺灣,這是一種外交設計,並非真想脫離清國獨立、民主國的軍事力量來自於甲午戰爭時,清國部署在臺灣的軍隊,多數軍人或臺灣人根本不知道民主國為何物,更遑論為新國家犧牲。建國人士選擇臺灣本地未有的老虎,設計了藍地黃虎旗,作為新國家象徵,民主國潰敗之後,據說其中一面黃虎旗被送往日本,收藏在皇宮的「振天府」中。1908年,臺灣總督府博物館(今國立臺灣博物館)委請畫家高橋雲亭,依照原件複製了一面黃虎旗,收藏於該館內。
 

投影片32.JPG

近代統治
日本基於近代理性與科學原理統治臺灣,並藉此宣傳自己是文明的代理人。以臺灣總督府為頂點的行政官僚體系,往上接續帝國中央政府,往下伸展至地方街庄役場,有專業分工的官僚,確保行政績效。除此之外,還有警察、保甲系統,負責維持治安,確保法令執行;加上以小、公學校為中心的教化系統,成為貫徹國家權力的三大管道。
 

投影片33.JPG

警察與保甲
日本時代警察的任務包括治安、戶口、衛生、推廣農作技術、動員大掃除、催繳租稅等生活大小事務,故常被稱為「警察大人」。
 

投影片34.JPG

警察可以深入掌控人民生活,主要是倚賴保甲制度的輔助。總督府先依各行政區編制保甲,從中選任保正、甲長,一方面協助總督府推行各項政策,一方面也達到監控社會的目的,讓警察可以掌握每一個居民的動態。
 

投影片35.JPG

一手拿劍、一手握佛珠的「南無警察大菩薩」,即說明警察職務無所不包的情況。
 
 

投影片36.JPG

科學治理
日本領臺初期,原擬以臺灣舊有習俗為基礎,建立殖民地的法律規範,以解決因風俗、語言差異而未能妥善處置紛爭的問題。因此,總督府針對舊有習俗展開一連串的調查,以便法官可以參酌「舊慣」進行審理。1901年,「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」正式成立,以收集舊有文獻、實地考察、訪問耆老等方式,展開對土地買賣秩序等商業、生活習慣的調查,並完成<清國行政法>、<臺灣私法>、<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>等。除了「舊慣」的調查,總督府亦針對臺灣各項產業發展、土地稅賦等,進行精密的調查,建立各類統計數據,並以這些數據為基礎,採取科學方法經營臺灣。
 

投影片37.JPG

漁港的改造
高雄主要的漁貨中心原本在哨船頭,1919年,鼓山漁市場和在哨船頭對岸的哈碼星渡船場落成啟用。重心逐漸轉移。1927年,可容納50噸以下漁船150艘的鼓山漁港建設完成,全新完工的鼓山漁港設備齊全,徹底取代哨船頭的原有地位。
 

投影片38.JPG

公學校

 

投影片39.JPG

雜貨店是臺灣人日常生活的縮影。店內主要提供食品及生活用品的販售,除了販賣商品之外,雜貨店通常也是聚落中重要的交換訊息場所、甚至還會提供民眾賒帳或小金額融資服務。
 
 

投影片40.JPG

日本時代的都市生活,而臺北榮町(現在西門町一帶)的縮尺模型,更能提供新舊對比的樂趣。

 

投影片41.JPG

島都台北
臺灣總督府所在的臺北,除了是統治中樞、歷經都市計畫,改善生活與衛生條件的臺北,更是日本移民與資本家匯聚的據點,加上原有的商貿活動,為臺北帶來大量接受過現代文明洗禮的受薪人口,集合統治、商業與文化機能於一身的臺北,於是成為日本時代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都市。
 

投影片42.JPG

寫真館

 

投影片43.JPG

臺灣人在總督府推動的風俗改良政策影響下,逐漸接受由日人所引介的服飾文化。當時臺灣人不僅學習日人改穿西裝與和服,同時也對上海所興起的旗袍風感興趣,開始在服裝造型產生改變。1920年代後,各主要市街都可看到「洋服屋」(洋裝店)或「吳服屋」(和服店)林立。
 
 

投影片44.JPG 投影片45.JPG

臺灣首次選舉
193511月,臺灣舉行有史以來第一次選舉投票,選出地方自治的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員(半數民選,半數官派)。此次的選舉並非全民普選,總督府規定年滿25歲以上的男性,在當地住滿六個月以上,且每年繳稅五圓以上者,才有投票權。而被選舉者也必須受過基礎的公學校教育,並通曉日文。由於總督府強力的動員,甚至事先舉行模擬投票等訓練,使得該次選舉投票率高達95.9%
 

投影片46.JPG

公共衛生與醫療制度
日本統治臺灣後,由於瘧疾、霍亂等傳染病為疾病死亡數的第一位,所以防堵傳染病的散播、改良公共衛生環境,成為臺灣總督府的重要工作之一,包括建造自來水道、修築地下排水工程、明定廢棄物處理方式、定期打掃市鎮村落環境等。同時,總督府為了解決臺灣欠缺近代醫療技術及人員的問題,自日本大量招募醫療人員來臺,派駐於各指定區域,負責當地的衛生、醫療等事務,是為「公醫制度」。此外,總督府亦成立醫學校,積極培育本地醫療人才,建立醫療體系。
 

投影片47.JPG

前往戰場
1942年日本在臺灣施行志願兵制度時,前往應徵者高達數十萬人,爾後被選派充當日本兵赴戰場的,亦不在少數。1943年起施行學生兵(學徒兵)制度,動員高等教育文科及部分理科在學生從軍。總督府多在這些志願兵或學生兵出征前夕,舉行盛大的送行儀式。在志願兵或學生兵集合後,除了家屬前來送行外,公學校的學生與地方行政官員,也會被動員來列隊送行,突顯其為國奉獻的精神。
 

投影片48.JPG

終戰詔書
朕深鑒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,欲採取非常之措施,收拾時局,茲告爾忠良臣民.....
 

投影片49.JPG 投影片50.JPG

隨著經濟成長,臺灣的中產階級在1970年代中期崛起,他們在經濟條件獲得改善之後,開始有餘力關心政治問題,逐漸對戒嚴體制限縮人民各項基本權利感到不滿,也要求更多的政治參與權利。在政治民主化過程,自由與多元的價值觀逐漸成為社會主流。
 

投影片51.JPG

1987年解嚴之後,累積已久的民間力量一夕之間覺醒,各種民間團體(如政治團體、農民、原住民、勞工及環保團體等)出現,他們透過抗議、請願、自力救濟、街頭遊行等方式,來彰顯自己的訴求,形成人人有話說、眾聲喧嘩的時化。透過不斷地衝撞及協商,使臺灣逐漸轉變為民主、自由、開放的社會。

 

投影片52.JPG 投影片53.JPG

解嚴後的民主深化歷程
自從1987年解除戒嚴,臺灣社會長期積壓的人民聲音陸續浮現,在族群運動方面,1988年客家人的還我客語運動,針對國語為中心的語言政策提出異議。1990年,由大專院校學生所發起的野百合學運,則為戰後以來規模最大的學生運動,有將近6,000名大學生靜坐抗議,提出解散國民大會、廢除臨時條款等訴求。隔年,隨著動員戡亂時期終止,數十年未全面改選的中央民代退職,「萬年國會」終止,學術界另號召發起「100行動聯盟」,要求廢除刑法100條(即意圖犯內亂罪之思想犯)。隨著刑法100條的修正,爾後再無言論叛亂犯,臺灣人民的基本人權及憲政權利即獲得保障。
 
 
投影片54.JPG
百年生活記憶特展-1980年代
1980 野雞車盛行、中正紀念堂落成
1981 電動玩具風行、文建會成立、<天下>雜誌創刊
1982 楚留香.....
 
 
 

投影片55.JPG  

公用電話亭

 

投影片56.JPG

復古海報

 

投影片57.JPG 投影片58.JPG

串連世代的生活記憶-童年遊戲
各式各樣手作玩具可不是現代才時興的,在機械大量製作玩具尚未普及的195060年代時,手作玩具就「夯」得很,隨處可見不同人家的小朋友帶著自己DIY的玩具,到處串門子,邀集三五好友一同分享就可以玩上大半天。
 
 

投影片59.JPG

酬神廟會-酬神戲
廟會活動當然少不了請戲班來演幾齣酬神戲,這種臨時搭建舞臺的野臺戲,主要有歌仔戲、布袋戲兩種,一方面是為了酬謝神明,另一方面也成為供人們觀賞的娛樂活動,當時,野臺戲喧天的鑼鼓聲、五彩繽紛的戲服和戲偶,往往能輕易吸引人們的目光,有時廟會中甚至會有數臺野臺戲同時演出,互相拼人場、比人氣。
在電視媒體、娛樂活動日趨多元的今天,廟會上的野臺戲表演,已不如以往吸引人們的注意,但每當有酬神活動時,廟方仍會請人來演出、唱戲,表達對神明的敬意。
 

投影片60.JPG

小孩兒逛廟會
對小孩而言,廟會慶典中真正吸引他們的,是廟會市集中各式各樣的甜品、點心和雜耍、遊戲攤位,又圓又紅的糖葫蘆、蓬鬆柔軟的棉花糖、香味四溢的烤魷魚、烤香腸,以及總是「砰!」的一聲很嚇人的爆米香,都吸引著小孩四處遊走的目光,而糖人兒攤上,在老闆熟練的技巧下,一一現身的各種動物,維妙維肖的模樣更令人愛不釋手。
與三五好友在市集中穿梭,興奮地在每個攤位前東瞧瞧西看看,手中拿著捨不得一口氣吃掉的珍貴小點心,心中同時還惦著如何最有效的花掉口袋裡,那所剩不多的零用錢,是許多臺灣人小時候到廟會遊玩最深刻的印象。
 

投影片61.JPG  

愛國獎券

 

投影片62.JPG  

賣麵茶
麵茶,是臺灣社會1970年代前後相當流行的在地小吃。當時臺灣各地的街頭巷尾,經常可以聽到麵茶攤開水沸騰的響亮汽笛聲。水的溫度對麵茶來說相當重要,沖麵茶的水越是滾燙、汽笛越是響亮,麵茶的香氣就越是濃烈。
麵茶主要是由麵粉混入油和各種調味料,經長時間翻炒而成,常見的包括豬油蔥頭、芝麻、花生、杏仁等傳統口味,可以當作勞動者的早餐、學生放學回家路上的點心或者深夜肚子餓時的宵夜。隨著時代的變化、機器翻炒、包裝販售的麵茶粉,逐漸取代了街上流動的麵茶攤,挑擔的老伯和滾水的汽笛聲,於是漸漸成為過往回憶的一頁。
 
 
arrow
arrow

    mish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