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地 址:台南縣大內鄉二溪村唭子瓦61號
電 話:(06)576-0121
古亭畚-為昔日農家貯藏乾燥後的稻穀及雜糧用,狀似不倒翁,佔地雖小,儲量卻大,由於古亭畚的地面均以牛車輪來做底,所以又名<車輪畚>,早期農業社會媒妁之言的聞名,即看對方農具的多寡,尤其是古亭畚林立的數量來探知對方的家財,所以它是農村社會財富的象徵。
石臼-自漢代以來即有木製、土製及石製之臼,台灣早期農村使用之臼,內凹圓槽石盛稻穀一斗,一般外型不一,石臼是以木製或石製的杵棰運用人力擊使稻穀脫落,加工出精米。
風鼓-風鼓為曬乾之穀粒或去殼後的糙米利用,曲柄轉動扇葉發生氣體導向,將由漏斗下來之穀粒藉風力選別不同比重者。使比重大者留置近處之精米槽,雜物等則隨風吹出。
水車-龍骨水車係農田灌溉用具之一種,視水圳與田間落差而定長度不一,兩端有齒輪葉軸與車心連接,兩邊有足踏二至四組,水車設於岸邊,下端置圳水中,上端置田岸,上設扶手架,雙腳踏動足踏,龍骨車葉便將圳水汲取沿木溝向上流入田中。
桔槔-古代利用橫桿原理製成的一種汲水工具,早在公元前一千七百年前就使用的工具之一,傳說為<伊尹>發明的。
放牧區
花錢買牧草來餵農場飼養的牛,感覺怪怪的!
難得一見的畫面!
親子廣場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