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陵農場by-by囉.......,上山時,沿路看到每一株山櫻花就讓人驚艷,現在看了三天二夜的山櫻花及梅花,下山路途遇到了山櫻花,已經沒有人尖叫了!
到了思源啞口怎麼前面的車子都停下來了?
難道....我們這麼幸運遇到下雪了??
靠近一看,這不是”雪”,應該是”冰霰”吧!
再仔細一下,這不是”冰霰”而應該是”霧淞”!
小人們看了開心極了....
據《 台灣山岳》第39期刊載..
這些是所謂的霧淞,基本上並非罕見的現象,在台灣,人們若在冬季攀登高山,會有不少機會親眼目睹。霧淞看似白雪或冰霜,但其形成原因截然有別,不應混為一談。經由放大和分析,可知霧淞呈顆粒狀,為白色不透明的晶體。由於霧中含有無數微小的水滴,在酷寒的天氣裡,小水滴被極度冷卻,一接觸到溫度處於冰點以下的岩石、草木等物體表面,會立刻凍結,成為純白冰晶,而大量凍結的冰晶即是霧淞。另外,還有所謂的雨淞,其形成條件及原理與霧淞類似,大致在細雨或霧雨的天氣裡生成
霧淞也稱為「霧凍」,是一種空氣中水滴結冰的現象,因此,氣溫在冰點(0℃)之下時,霧淞才有可能形成。冬季在台灣,溫度低而濕度高時,中海拔以至高海拔山區可能出現霧淞,而最有利的形成條件是:山區雲霧籠罩、水氣濃厚並有強風吹拂。霧淞常在物體表面快速凝結,並且大幅累積,使地景瞬間改觀。然而相對地,其質地比較疏鬆,結構也不牢固,遭受風吹或其他外力時,容易碎裂或解體。此外,霧淞狀態並不易維持,真正存在的時間很短,一經陽光照射即融化,氣溫升高後即會迅速消失
濕冷雲霧沾染大地後,確實會留下痕跡,小水滴紛紛結為細冰,最後竟會呈現高山綺麗的盛大景觀。從分布位置來看,山坡迎風面的上部最容易累積霧淞,其形成範圍也最廣。霧淞常常凍結在草木或岩石上,並且向著迎風面不斷增長,最後造成羽狀外觀,所以也稱為「霜羽」。羽狀冰晶的長度從幾公分到幾十公分不等,甚至有結成團塊的情況,或者把地面整棵矮樹包裹起來。霧淞外形變化多樣而盡善盡美,可說是自然的鑲嵌藝術,也是大地的華麗裝飾。在岩石上生成時,霧淞特殊的造型與岩石肌理縱橫交錯,顯得大膽而繁複。在矮箭竹坡上,霧淞層次分明,配上遠山近壑,整體景象足以震動人心,例如三叉山的冬季,霧淞景觀就非常突出。玉山圓柏、玉山杜鵑、玉山小檗等灌木與霧淞很有緣份,當覆蓋著冰晶時,這些灌木會展現出雪樹銀花的耀眼風姿。此外,白木林的霧淞最富特色,羽冰附上樹木枯骨,彷彿賦予枯木新的生命
霧淞由霧中水氣在地面快速凍結而成,因此,與降雪的性質明顯不同,不過,在冰天雪地裡,霧淞也容易凝結。事實上,霧淞與冰雪時常交疊並存,彼此關係相當密切。在降雪的天候條件下,水氣充足而氣溫很低,霧淞形成是理所當然的,所以冬季到合歡山等地賞雪,經常可以同時見到霧淞現象。降雪往往使山區披上華麗衣裳,這是人們有目共睹的,而霧淞的粉妝能力並不亞於冰雪。有時,天候尚不至降雪的程度,霧淞會單獨現身,在完全無雪的大地留下美白一片,給人無限驚喜。雪後,霧淞可能直接在冰雪上生成,好像是一層保護膜或薄紗。在晝夜溫差較大的情況下,白晝積雪部分融化,夜晚再度凝結為冰,而霧聚風起之際,既有冰雪上會沾染新生的霧淞
高山景觀變化多端,而天候通常是決定性因素。冬季天氣不佳時,低溫與冷風咄咄逼人,山峰屈服於雲霧的威力,您或許不察覺,山野卻在此時默默換裝。低頭走過霧籠的原野,可別一味詛咒天候嚴苛,因為霧散之後,大地即將展現令人摒息的霧淞之美
霧裡的山櫻花
伴手禮就是高山高麗菜啦..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【2011梅開武陵】全部的行程是.....
【2011梅開武陵】07-武陵農場-觀魚臺、雪山登山口、高山植物區、露營區、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
【2011梅開武陵】10-武陵農場-武陵茶莊、兆豐橋、農莊文物館、茶園、觀月亭及雪霸國家公園管理站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Anita如是說.....
【落櫻繽紛在武陵】02-宜蘭員山‧金車威士忌酒廠&金車蘭花園
【落櫻繽紛在武陵】05-吃在武陵‧武陵山莊(晚餐:自助式鴛鴦火鍋)
留言列表